企业建网站最应该规避的风险是什么?
企业建网站时,最该优先规避的风险是什么?想必很多企业主对此并没有清晰认知。如今,随着广告法的不断完善,企业建站的合规要求愈发严格 —— 从 ICP 备案的严谨审核,到对服务器空间商的规范要求,都在逐步提高建站门槛。但在众多风险中,最需要警惕的还是广告法里那些 “高罚款” 条款,一旦触碰,轻则面临 2000 元以上的处罚,重则罚款数万元。不少企业主会疑惑:建站多由专业公司负责,自己该如何参与审查、规避这些风险呢?其实很简单,只要牢记以下两个关键操作细节,就能自主对网站进行初步合规筛查。
一、绝对禁用极限词,避免夸张表述
规避广告法风险的首要原则,就是坚决不使用极限词。这类词语大多带有夸张渲染的成分,比如 “世界上最好的医生”“全球最优的产品”“行业第 1 名” 等表述,均属于典型的极限词范畴。广告法之所以禁止使用极限词,核心原因在于这类表述往往无法提供客观证据佐证,容易误导消费者,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。
因此,企业在网站制作完成后,务必对每个页面进行逐字逐句的详细检查,不仅要排查明确的极限词,还要留意其衍生词汇 —— 比如 “顶级”“终极”“独家首发” 等易被忽略的表述,确保网站内容中不存在任何违规词汇,从源头杜绝因极限词引发的处罚风险。
二、严禁品牌侵权,未授权不可滥用
除了极限词,品牌侵权是企业建站中另一大高频风险点。这里所说的品牌侵权场景多样,比如企业在网站上宣称 “与 KFC 达成合作”,并擅自使用肯德基的品牌 logo、形象图片进行宣传引流,即便只是简单提及合作或添加品牌链接,只要未取得对方出具的正式授权文件,就属于明确的侵权行为。
此类侵权行为的后果往往较为严重:一旦被品牌方发现并提起诉讼,企业不仅需要公开致歉,还可能面临高额赔偿,赔偿金额少则数万元,多则可能影响企业正常运营。所以,企业在网站中涉及第三方品牌相关内容时,必须提前确认是否已获得完整授权,若未取得授权,绝不可擅自使用品牌名称、logo、产品图片等任何带有品牌标识的元素。